电气强度测试仪对试样的要求
1 准备和处理:
1.1 按照第8章的要求,从所选样品中准备测试样。
1.2 如果要使用平滑表面的电极,在不进行实际表面加工的情况下,测试样与电极接触的表面应尽可能具有平滑的平行面。
1.3 测试样应具有足够的大小以防止在测试时发生闪络。对于薄的材料,使用足够大的测试样将便于在一片测试样上进行多次的测试。
1.4 对于较厚的材料(通常厚度在2mm以上),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,以便在击穿前出现闪络或强烈的表面局部放电(电晕)。用于防止闪络,或减少局部放电(电晕)的技术包括:
1.4.1 在测试时,将测试样浸入到绝缘油中。环境介质因素对击穿的影响参见X1.4.7。对于那些没有干燥且浸入到油中的测试样以及那些按照D2413操作规程准备的测试样来说,这通常都是必要的(参见6.4)。
1.4.2 在测试的一侧或两侧加工出一个凹槽或是钻出一个平底的洞,以减少测试的厚度。如果采用不同的电极(如表1中的6型电极),那么只需加工一个表面,两个电极中较大的一个应与加工好的表面相连接。加工测试样时要小心,以免对测试样造成污染或机械损坏。
1.4.3 用封条或整流罩绕住于测试样相连接的电极,以减少闪络的发生。
1.5 不平的材料应采用与样品材料和几何形状相近的测试样(和电极)进行测试。有必要按材料的说明确定对这些材料所使用的测试样和电极。
1.6 无论材料的形状如何,如果除了测试面对面的击穿强度以外还要进行其他测试,则要在该材料的说明中指出所使用的测试样和电极。
2 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,测试样的实际厚度都很重要。除非另有说明,否则应在测试后,测量击穿点邻近区域的厚度。应在室温条件下(25±5℃)进行测量,并根据D374测试法采取恰当的流程。